1. 紫微星座网首页
  2. 投稿

怎么让孩子走出抑郁快乐起来(10个方法实现自我疗愈)

患有抑郁症的孩子,父母的帮助非常重要。如果对孩子要求过多,压得孩子喘不过气来,或者太忽略孩子存在,都会造成孩子的心理压力。

不管是哪一种程度的抑郁症,都属于慢性心理疾病,使用心理或药物治疗只是暂时的方式,往后一旦遇到挫折又可能复发,唯有让孩子学会调适压力,自我疗愈,才能真正摆脱抑郁症的纠缠。

此外,父母也要教导其他正常的孩子以正确的态度面对抑郁症,最好的方式是“家族治疗”,也就是由专业人士带领,让全家一起面对,父母担任引导者的角色,帮助孩子走出抑郁,变得更有自信。

怎么让孩子走出抑郁快乐起来(10个方法实现自我疗愈)

父母该如何协助孩子预防或走出抑郁症呢?心理专家荣新奇教授建议可以从以下10点做起。

1.了解孩子做什么、想什么?

青少年烦恼的问题,一般都是学习、人际关系、感情问题、未来、外表等。这个由孩子变成大人的阶段,对世事似懂非懂,父母应该关心孩子在学校里、生活中到底做些什么?经历了什么?同时了解孩子的身心变化、知道快速变动的社会对孩子的压力有多少,以及对未来生存的期望、希望自己有哪些竞争力等。

2.注意孩子平常对事物的反应

父母并非等到孩子有异状才要留意,平常就要细心观察他们的言行举止,例如会不会退缩、逃避?有没有突然整理喜欢的东西送人?只想一个人在家?有时,抑郁症的反应不是心情不好,反而以开朗、活泼的方式呈现出来,这可能也是自杀的倾向或前兆。无论如何,当孩子“变了一个人”时,就要特别注意。

平常要注意子女的生活作息、学业及交友状况,让孩子该上学就上学、该休息就休息,得到充足的生理满足及生活照顾,不要打乱孩子的生活顺序,让身心得不到适当的调适。

3.抓住和孩子相处的机会

虽然可以将孩子交给学校,让老师辅导,或由医师开药治疗,但孩子毕竟与父母相处的时间最多,千万不要忽略和孩子建立关系的重要性。

建议和孩子一起讨论作业、参加团体活动或做户外运动,甚至一起打电动,让孩子觉得父母和自己是“一起的”,平常亲子互动频繁,多数孩子都会将父母当作倾诉的对象。

怎么让孩子走出抑郁快乐起来(10个方法实现自我疗愈)

4.扮演倾听者的身份

多听孩子的心声,多看他们平常的表现,留意他们表现挫败的地方,比较容易察觉孩子的异状,然后从旁鼓励及协助。“多听”是有技巧的,千万不要只将时间浪费在“说教”上,也不要刻意要孩子坐下来谈,生活中有意无意地沟通,才是最有效的管道。

5.担任解决问题的角色

发现孩子有“异状”,最好在闲聊时借机用言语激励孩子,但鼓励之余,千万不要帮孩子做决定。父母的功能,是从生活中提供面对困难的解决方案,担任指点迷津或解答疑惑的角色,如此一来,才可能让孩子了解父母是可以帮助他们的。父母也要常常了解并熟悉孩子的朋友及老师,一旦需要帮忙,可立即找到适合人选。

6.多吸收相关新知

当抑郁症演变成中度或重度时,“就医”是最好的办法,不过父母通常比小孩更不能接受。常常接受新资讯,才不会有偏差的认知。现在小孩对抑郁症的概念,有时甚至比父母丰富,父母平常可参加医疗院所的卫教课程,多吸收抑郁症相关资讯,加强自己的新观念。不要以传统方式看待抑郁症子女,认为孩子只是“心情不好”,要他们勇敢、坚强一点,这样对病情一点帮助也没有。

怎么让孩子走出抑郁快乐起来(10个方法实现自我疗愈)

7.亲子一同探索抑郁原因

抑郁症处理方式有很多,运动、看书、找人倾诉、写日记等都是,但不见得适用每个人。父母最好从旁辅导小孩,与孩子一起做,共同挖掘适合自己的方法,不要一昧要求孩子“应该做什么”或“不该做什么”,反而压抑孩子内在情绪,无法表现出来。

此外,了解孩子是否对自我有“负向认知”或不切实际的看法,例如对很多事吹毛求疵或忍受力变低。父母和孩子一起思考问题症结、一起面对,父母可慢慢帮助孩子建立正向看法,切勿只注意孩子的弱点,而忽略他的长处。

8.接受孩子患抑郁症的事实

有些家长会否定或无法接受小孩得抑郁症,常常认为孩子只是压力太大或课业压力太重。父母必须有“面对事实的心理准备与勇气”,认清事实,依照孩子的症状,考虑是否接受心理辅导或就医,才不致延误孩子的病情。

9.动用孩子的师长、朋友关系

父母该知道如何动用孩子周遭的师长、朋友等人际关系,产生影响力,例如找孩子信任的老师进行心理辅导,或者请孩子的朋友陪孩子一起上学,让孩子有上学的动力等,都是比较有效的方式。

10.协助就医、配合用药

抑郁症症状有轻有重,有时仅需心理治疗,有时需要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如团体治疗方式、催眠自我疗愈等,在医院或各县市都有抑郁症患者自发性组成的身心调适会,定期办讲座或服务性活动,让患者肯定自身存在的价值。

如果需要陪孩子就医,可事先“做功课”,将孩子的状况、问题归纳整理好,方便医生询问并进一步讨论,同时配合医师建议及指示,了解医师给予的诊断是否明确?同时提醒孩子服药、监督用药等。

上述十大提议在事情发生之前便要认真去做,防范未然,万一孩子真的患抑郁症,也要持续做下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8717297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