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紫微星座网首页
  2. 投稿

质量问题反思心得简短(一位质量经理的反思)

老员工们长期在一线同“质”和“量”做斗争,喜欢在第一时间质疑检查进展,喜欢怀疑别人的准确性,喜欢说这个不是我该做的,喜欢说我没发现,喜欢说制度里没有要求…

于是,大家首先会了三件事:第一推卸责任,第二指责质量人,第三继续推卸责任。

于是,作为一个团体,我们发现了新的问题,并试图去认知和理解,试图通过对制度的漏洞打补丁来改进,只是结果,显然收效甚微。

于是,我们换个思路,会不会是我们的员工没有“质量意识”?

于是,我们学会了建立或提升“质量意识”。

我们找了找,果然,又有个先驱者站出来了说“质量意识,始于培训,终于培训”,豁然开朗啊;我们试图把培训作为提高质量意识保障,认为已经找到解决质量意识的方法。

当遇到问题,我们说要培训;客户说“嗯,很合理”;

当遇到同样的问题,我们说要加强培训;客户说“嗯,合理”;

当继续遇到同样的问题,我们说继续加强培训;客户说“嗯,有道理”

当再次继续遇到同样的问题,我们说“都强调很多次了,为什么还错呢”;客户说“嗯,没兴趣”。

因为客户不满,我们终于丢掉了客户的订单的时候,才发现,企业是要赚钱的,要以客户满意为主,然后我们学会了“客户导向”。

质量问题反思心得简短(一位质量经理的反思)

二、为什么我们没有“质量意识”?

一个朋友有个属下,本来在某外资企业做机加工时,经常被评为“优秀员工”和“质量/效率标兵”。后来招做他的属下的时候还是做机加工,却错误不断,甚至连原先的老员工都不如,有时候强调了很多次的问题还会再犯。前后反差很大,很困惑,最后发现,原来是该员工不适应现在的环境,不适应现在的领导模式:

“原来在外企的时候很多文件描述很详细,而这里很多地方模棱两可;”

“原来在外企的时候所有错误都有纠防机制,而这里只是领导口头告知;”

“原来在外企的时候出个问题就是大事没有商量余地,而这里却要保交期大事化小;”

……

上行下效,让个人意识逐步演化成了企业集体意识,这是一个很可怕的事情,于是我们学会了“领导作用”。

我们扪心自问,在我们培训员工的质量意识的时候,我们领导者自己是什么水平;

当我们开始推诿别人怎么样的时候,我们领导者自己是怎么想的;

当我们认为员工质量意识差的时候,我们领导者自己是怎么做的。

然后,我们再一次思考,会不会是沟通上出问题了呢?

质量问题反思心得简短(一位质量经理的反思)

三、沟通,这是一个问题。

某个大能又站出来了,说“沟通是一个漏斗”,我们总是发现交代的一个事情,别人经常做不到位,进而引申出:“你让我做了,但是没有让我怎么做,结果出问题了,怎么办?“

是的,沟通除了要求外,还需要提示方法和过程监督。

我们又学会了沟通这种“过程方法”。好吧,学了“过程方法”,我们有效沟通、制定目标、照章办事,该没什么大问题了吧?结果我们发现了新的故事:

我们问谁愿意买有瑕疵的手机?答复是没有人。

我们问谁愿意背着可能有瑕疵的降落伞跳伞?答复是没人有。

我们问谁愿意砸掉自己亲手生产的一台有瑕疵的宝马?答复是没有人。

我们接着问谁对自己做出不良品、接受不良品、放出不良品视而不见?答复却变成了各种各样“没有要求啊”“我不知道啊”“没人通知啊”“我不懂啊”……

台企有个说法“三不”——不制造不良、不流出不良、不接受不良;好大的牌子,但是不知道大家看了之后能有几个还记得。

为什么?因为,我们都忘了企业是以人为本的,要在制定目标中员工参与,让全员积极地寻求改进的机会,让员工积极地寻求增加知识和经验的机遇,为员工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创造条件……

好了,我们又知道了“全员参与”。

照着做吧,针对每种问题,我们都尽心尽力,都建立一套标准的管理机制,对机制的漏洞不断完善,这就是“管理系统化、和持续改进”。

可为什么问题还在不断发生,为什么我们采取的措施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原因发生在哪里?

四、原因发生在哪里?

有一次,公司产品在客户端发现了较多的不合格,我们开会讨论寻找过程的变异点,似乎有很多很多变异,我们逐项采取了措施,半年过去了,客户告诉我们不合格更严重了,出什么问题了呢,为什么采取了措施效果变的更差了?

于是我们推翻了以往的判断,在生产过程中进行了“三现”(现场、现实、现物)检查,最后发现,客户描述的现象与我们所理解的不一致,我们针对改进的点错了,重新根据知道的真实情况制定改善方案,立即解决。

事实说明,我们有些人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并没有遵循“三现”原则做事,总是期望坐在办公室里,面对着电脑就能解决生产现场发生的问题。

故事告诉我们“三现”很重要,这就是“基于事实做决策”。

我们还有约20%的问题来自于供方提供的材料或配件,我们迫不得已让步接收,结果却引发了后续问题产生,甚至是客户投诉,我们试图让供方替我们承担责任;

然后,我们能够选择的供方越来越少,由此引发的产品质量水平却提升不大,因为大家都在用同样几个品牌供方的东西,成本下不来合格性上不去,抱怨抱怨的就习惯了也就不抱怨了;

然后有一天,客户跳出来说“我要选择别人的设备,选择别人产品”;此时谁会被谁淘汰,谁又是谁的供方呢?公司没了利益,似乎前面一切努力都白瞎了。

质量问题反思心得简短(一位质量经理的反思)

五、究竟谁是谁的供方?

在网络上随便搜索一下,我们能发现几十几百甚至几千种企业的供方审核和评价办法,参照一下可以很方便地建立我们公司自己的供应商评价规则和审核标准。

但是随着问题越来越多,我们提出的要求就越来越多,如果按照常规的思路我们发现,似乎没有合格的供方,能够提供完全好的零部件;但我们要生产,要供货,急着用,怎么办?让步放行吧,然后回到了前面的怪圈里“客户不满”。

有人站出来说了句公道话:“别和大企业比,人家舍得成本,咱们没法用同样级别的成本去找供方”。然后我们要考虑放低产品标准?不太可能,那样我们会更快被淘汰。

怎么办?换个思路,从我们自身找问题,我们究竟要什么样的供方,针对某个特定产品我们又需要什么样的供方?

没有通过ISO认证行不行? —-有些可以

没有质量管理者行不行? —-有时可以

没有技术部门行不行? —-也许可以

没有检验设施行不行? —-大概行吧

没有过程管控行不行? —-这能凑合

……尝试那么做试试呢?

似乎好多地方都可以考虑通过我们自己的努力,来帮助供方提升,并满足我们自己的需求。

这样说出去的话,很多供方很开心,互惠互利么;我们也很开心,质优价廉(综合成本低)么。

供方得到了提升,我们得到了实惠,客户也满意了,最后我们发现,其实我们才是大家的“供方”。

然后我们看到了一个新的思路“与供方互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8717297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