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彦卿:史上最牛老丈人,三个女儿都成了皇后
文/老张在路上
一
了解点晚唐五代史的人都知道在晚唐那个天下大乱的时代,有“十三太保”这样一群人,他们是唐晋王、河东节度使李克用的十三个儿子(一个亲生儿子,十二个义子),这十三个儿子随李克用打天下,南争北斗,东闯西出,演出了晚唐五代历史上一幕幕活剧。
真实的历史上并没有李克用封“十三太保”之事。但是李克用的“义儿军”在晚唐五代横行天下,成为一时风云人物倒是历史上的真实故事。欧阳修的《新五代史》特为此类人写了《义儿传》。
《义儿传》所记载的李克用义儿共9人,除了后唐明宗李嗣源外,依次是:李嗣昭、李嗣本、李嗣恩、李存信、李存孝、李存进、李存璋、李存贤。除了这9人外,李克用还有一个义儿符存审,欧阳修写《新五代史》时未列入“义儿传”,而是单独列入其他人物传记,事实上符存审也是李克用的义儿,当时名为李存审,后来改回原姓符。
李克用的“义儿”,史书有明文记载的共10人。
符存审,公元862年出生,陈州宛丘(今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人,因被李克用收为义子并赐国姓,史册又载为李存审,到后晋时复归本姓。
符存审比李克用只小6岁,他在乾符(874年十一月至879年十二月,是唐僖宗的年号,共计6年)年间黄巢起义后,纠集豪强,保护乡里,后投奔光州(今河南潢川)刺史李罕之,成为李罕之部将。
中和三年(883年),李罕之被蔡州秦宗权攻击,光州城池失守,于是弃城前往项城,依附河阳诸葛爽。诸葛爽封李罕之为怀州(今焦作一带)刺史。符存审在怀州军中担任小校,多次与秦宗权的蔡州军作战。
光启二年(886年),诸葛爽病逝,其子诸葛仲方被部将刘经拥立为藩帅。李罕之本欲趁机攻取河阳(治今河南孟州一带),结果却被刘经击败,只得退保怀州,其部下将佐皆溃散。符存审此时脱离李罕之前往太原,投奔河东节度使晋王李克用。李克用将符存审收为养子,赐姓为李,让他统领义儿军。
符存审早年在李克用帐下,曾征讨赫连铎、李匡筹、王行瑜等藩镇势力,并夺取汾州、潞州等地。
天祐五年(908年),李克用病故,李存勖袭位河东节度使、晋王。从此开始,符存审参加并指挥了幽州之战、魏州之战、幽州保卫战、胡柳陂之战、同州之战等一系列梁晋争霸战争中,屡次以少胜多大破梁军,还以步兵击败契丹骑军,协助晋军夺取河北地区以及黄河沿岸要点,后又平定镇州成德军叛乱,为李存勖灭梁建唐奠定了基础。大小百余战,未尝败绩,与周德威齐名。
天祐二十年(923年)四月,后唐建立,改元同光,符存审获赐“忠烈扶天启运功臣”勋号,官至检校太师、中书令、幽州卢龙节度使,镇守幽州。同光二年(924年),符存审病逝于幽州任上。
在欧阳修所撰的《新五代史》里,符存审是列传中唯一得以保留原本姓氏的人,其余获授国姓的众人都被记载为李姓。
二
《旧五代史》说,符存审晚年对儿子们说道:“我出身贫寒,自幼便携剑在外闯荡,历经四十年方才位至将相。期间历经危难,数次冲锋陷阵,入万死而无一生,才有了现在这个地位。我一身伤痕累累,光从身上取出的箭头就有一百多个。”符存审将这些箭头拿出来给儿子们看,让他们知道家业得来不易,要以奢侈为戒。
史料记载,符存审至少有9个儿子,其中老大老二和老四最有名,特别是绰号“符第四”的第四子符彦卿是符存审9个儿子中最出名、成就最大的,因为他的三个女儿都成为皇后,符彦卿又被称为“史上最牛老丈人”。史称“自(周)恭帝及(宋)太祖两朝,赐诏书不名。”《东都事略》亦称符氏“近代贵盛,无与为比”。
符彦卿,字冠侯。公元 898年出生。这年是唐昭宗李晔乾宁五年,八月改元光化,又称光化元年。
根据《宋史》记载,因为出生于将门之家,符彦卿十三岁时便能骑射,那是公元911年,此时李克用已经病逝,李存勖继任河东节度使,袭封晋王。符存审接替李存璋,出镇赵州,成为晋军镇守河北的大将之一。
符彦卿最初在太原侍奉晋王李存勖,因谨慎诚实而受到李存勖喜爱,成为能够出入其内室的亲侍之一。几年后符彦卿被李存勖任命为亲从指挥使。同光元年(923年),李存勖攻灭后梁,入主汴州,符彦卿升任散员指挥使、龙武都虞候。
后唐同光四年(926年),皇甫晖在邺都叛乱,李存勖命李嗣源前往讨伐,石敬瑭也一同出征。在魏州城下李嗣源却被叛军恭迎入城,李嗣源百口莫辩,接受石敬瑭建议拥兵自立,与魏州的叛军合兵一处。
李嗣源占据大梁(今河南开封),进军洛阳,先锋石敬瑭则带兵逼进汜水关(河南荥阳汜水镇),李存勖决定亲征反击。
这时担任指挥使的伶人郭从谦趁机叛变,火烧兴教门,李存勖的近臣和侍卫多数逃逸,仅符彦卿、王全斌等十几个人抵抗。李存勖被流箭射中,符彦卿、王全斌将其扶至绛霄殿,李存勖渴懑求饮,宦官奉进酪浆,喝完一杯,遽尔殒命。李存勖、王全斌才大恸散去,各自寻找出路。
一名伶人捡起丢弃的乐器放在李存勖尸体上,点火焚尸。这就是史称“兴教门之变”, 符彦卿成为这一历史巨变的见证人。
李嗣源入洛阳杀尽叛臣,葬李存勖尸骨于雍陵,在西宫称帝,是为后唐明宗。
符存审的长子,符彦卿的大哥符彦超年少时就在李克用帐下当牙将。李存勖即位登基,先封符彦超为安远节度使。符存审临终前一直不获招待入觐面见皇帝,符存审死后,李存勖闻讯很是后悔,不单废朝三日,又擢升符彦超为汾州刺史以示思恤。
“兴教门之变”后,李存勖的弟弟永王李存霸逃离洛阳,单人匹马来到符彦超辖下的河东,换上僧袍来到符彦超跟前,说:“我只求遁入空门,到山上当个僧侣,还望符公你多加庇护”,实则与宦官吕、郑二人暗中密谋,计划杀害符彦超与太原留守张宪之后据河东自立。符彦超察觉到他们的阴谋,劝张宪先发制人,张宪却迟疑不决。
《宋史·张昭传》记载,听了李存霸来到太原的消息,士卒们鼓噪起来,认为如果不先下手为强,则很可能会被李存霸加害。吓得张宪慌忙出走到忻州。符彦超下令军士捉拿李存霸和吕、郑宦官二人于衙城内处决,城内转趋安定。
李嗣源即位后,派人找到躲藏起来的符彦超的四弟符彦卿到太原长兄这边招抚宣旨。符彦超随即入觐参见李嗣源,明宗抚谕他说:“河东之所以无乱事,都是因为你的功劳。”授予符彦超晋州留后一职。而符彦超尚未到晋州上任,就先与二弟曹州刺史符彦饶合兵去剿平叛乱的宣武军朱守殷,明宗得知后大喜,再召符彦超到殿前说:“我得到你们家几兄弟的效力,余下就没什么好忧虑的,你就为我去河东抚恤旧部吧。”当即升迁他为北京留守(太原尹)。
第二年冬天(927年)加授符彦超昭义节度使,符彦超请旨明宗:“先父存审本来姓符,蒙武皇赐姓不胜感恩,然今先父已逝,故请主乞还本姓。”明宗准奏,从此恢复符姓。
可惜的是,长兴元年(930年)朝廷再授符彦超泰宁军节度使,改往镇守安州。当时其军中有个叫王佛留的役卒由于略懂书计,符彦超便派他去处理账目,时间一长账目无端耗失甚多,符彦超查账后很是不满,准备处理这件事情。
应顺元年正月(934年),王佛留见朝廷处于多事之秋,与任货儿等人暗中谋乱。有一晚,朝廷遣使到符彦超官邸送急函,王佛留心里有鬼,恐惧自己恶行被揭发,竟趁符彦超走出厅堂时挟刀杀害。
符彦卿赴太原宣旨后,李嗣源天成、长兴年间(公元927到934年)三年(928年),符彦卿辗转各地任军职,先后任龙武都虞候、吉州刺史、北面行营诸道左厢马军都指挥使、耀州团练使、庆州刺史。
李从珂清泰(934年—936年)年,符彦卿转任易州刺史,兼领北面骑军。清泰三年(936年),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后晋高祖)在太原起兵反唐,并向契丹请援。李从珂命建雄节度使张敬达率大军征讨太原,符彦卿随行。
契丹皇帝耶律德光亲率五万骑兵,南下援救石敬瑭。符彦卿与太原四面招抚兼排阵使高行周率骑兵迎击,被契丹军击败,随张敬达退保晋安寨(今山西太原南)。
后唐军被困时间一长,粮食就吃光了。张敬达几次指挥高行周、符彦卿率骑兵出战,都因寡不敌众,无法实现突围。副招讨使杨光远、次将安审琦等劝说张敬达向契丹投降,张敬达没有答应。
杨光远杀掉张敬达,率领诸将上表向契丹投降。
契丹主耶律德光入晋安寨受降,并将后唐的这些降将降兵统统移交给石敬塘,所以符彦卿、高行周等人又成为了石敬塘的部将。
三
后晋天福元年(936年)十一月,辽太宗耶律德光册石敬瑭为皇帝,改元天福,国号晋,契丹主自解衣冠授之。石敬瑭遂即位于柳林(今山西太原市东南)。
石敬瑭称帝后,领军南下,攻入洛阳,后唐灭亡。后晋天福二年(937年)年初,石敬塘车驾入汴州,升汴州为东京开封府。
石敬塘进入开封,改朝换代,分封功臣。符彦卿升任同州(治今渭南市大荔)节度使。天福二年(937年),符彦卿的二哥、后晋滑州节度使符彦饶又死于非命。
符彦饶是符存审第二子,少骁勇,能骑射。仕后唐,任汴州马步军都指挥使。天福初,为滑州(治今河南滑县)节度使。
后晋天福二年(937年),天雄军节度使范延光在邺城反晋。
范延光在后唐明宗时代官拜工部尚书,迁宣徽南院使,率军平定朱守殷之乱,授枢密使。领兵前往魏州,镇压天雄兵变,拜天雄军节度使。他的女儿嫁给后唐末帝李从珂之子雍王李重美为妃,石敬塘攻入洛阳,李从珂带皇室一族焚火而死,李重美和他的妃子们也死于大火。
石敬瑭建立后晋后,范延光迟迟没有归降致贺,后来石敬塘封范氏为临清郡王,范氏不得已才奉表请降。但事出强迫,未免阳奉阴违。
左都押牙孙锐,与澶州刺史冯晖合谋,屡劝范延光发难。范延光就遣兵渡河,举兵发难。
滑州节度使符彦饶的辖区正是面向叛军第一线,符彦饶向朝廷奏闻军情。石敬塘令马军都指挥使白奉进,出屯白马津。再命东都巡检使张从宾为魏府西南面都部署,续派侍卫都军使杨光远,率步骑屯滑州。护圣都指挥使杜重威,率步骑屯卫州。没有想到的是,西南面都部署张从宾,出兵讨魏,反为范延光所诱,也一同造起反来。
白奉进率大军到滑州,与符彦饶分营驻扎。后晋军纪败坏,有军士乘夜掠夺,白奉进遣兵出捕,共得五人,三人系白奉进部下,二人系符彦饶部下,白奉进尽令斩首,然后才通知符彦饶得知此事。
符彦饶因为白奉进不先打招呼就杀了部下兵士,很觉不平,白奉进乃率数骑至彦饶营,婉言谢过。彦饶道:“军中各有部分,公奈何取滑州军士,擅加诛戮!难道不分主客么?”
白奉进也不禁怒起,答道:“军士犯法,例当受诛,仆与公同为大臣,何分彼此!况仆已引咎谢公,公尚不肯解怒,莫非欲与范延光同反么?”
说罢拂衣竟去,符彦饶并不挽留,由他自去。符彦饶帐下甲士大噪,持刀突出,竟杀死白奉进。白奉进从骑,一看长官被杀,仓皇逃脱,且走且呼,说符彦饶擅杀白公,必与魏州通谋反叛。
步军都校马万、次校卢顺密听闻白奉进被害,又听军士一喊叫符彦饶叛乱,即率其部众攻滑州符彦饶大营,符彦饶被执以出。遣裨校令方太解送大梁,行及赤冈南,石敬塘遣使诏赐自尽。
符彦饶并无心叛乱,只因不善御将,才引杀身之祸,后来石敬塘下诏准许下葬。符彦饶之死对于符彦卿触动很大,符彦卿请示辞去所有职务,但明宗不允,符彦卿献上“助国银”一千两。其后,符彦卿担任左羽林统军,又兼领右羽林,再之后改授为鄜延节度使。
天福七年(942年),石敬塘死后,石重贵即位,石重贵自幼与符彦卿亲昵,一朝天子一朝臣,石重贵召符彦卿入朝,不久后命他出镇河阳三城,担任河阳三城节度使。河阳三城节度使管辖河阳三城、五县(后来设置孟州)和怀州、卫州。相当于现在河南省黄河故道以北、太行山以南、浚县以西和黄河南北岸的孟津县、荥阳市的汜水镇、广武镇等地。地盘广大,战略地位重要。
符彦卿勇而有谋,善于用兵。他一生的主要军事贡献,就是亲自参加并指挥了好几次和契丹军队的战争。
天福八年(943年)十二月,契丹大举南侵。开运元年(944年)正月,石重贵命符彦卿为骑军左排阵使、高行周为北面行营都部署,与宿州刺史梁进明等人协同御敌。随后石重贵御驾亲征,坐镇澶州(治今河南清丰西南)督战。契丹骑兵数万人在铁丘(今河南濮阳市高新区王助镇铁丘村)围困高行周, 高行周迎战契丹军,派人向侍卫亲军都指挥使(禁军统帅)景延广求援。景延广却采取观望态度,不肯出兵援救。高行周与儿子高怀德拼死力战,符彦卿率数百骑兵进击驰援,最终契丹退走,救回了高行周。
当初范延光叛乱时,侍卫都军使杨光远带兵平定叛乱,范氏投降,杨光远授青州节度。而符彦卿二哥符彦饶在此次事件中因部下骚乱丢了性命。
铁丘之战后不久,杨光远自恃功高,擅杀已经投降晋朝廷的范延光,又举兵谋反。《五代史补》记道:杨光远灭范延光之后,朝廷以其功高,授青州节度,封东平王,奄有登、莱、沂、密数郡。既而自负强盛,举兵反,朝廷以宋州节度李守贞尝与光远有隙,乃命李讨之。李受诏欣然,志在必取,莫不身先矢石。光远见而惧之,度不能御,遂降。初,光远反书至,中外大震,时百官起居次,忽有朝士扬言于众曰:“杨光远欲谋大事,吾不信也。光远素患秃疮,其妻又跛,自古岂有秃头天子、跛脚皇后耶?”于是人心顿安,未几,光远果降。
符彦卿随李守贞平定平卢军节度使杨光远,也正是这次平定青州之役,符彦卿和李守贞相识,后把大女儿嫁给了李守贞儿子李崇训。
开运二年(945年)二月,符彦卿、李守贞与成德军节度使杜重威等乘契丹军北撤之机,大举进军幽州。契丹八万北撤军闻讯后,卷土重来,晋军退至阳城(今河北保定西南)。
晋军与契丹交战,北逐契丹军十几里,迫使其撤过白沟。后晋军队排列成方阵,外设拒马构成营寨。正在晋军列阵南撤时,契丹出奇兵绕至后晋军队的后方,截断了后晋军队的粮食供应。后晋军队缺乏饮水,兵士、马匹都饥渴难耐。他们在营寨中匆匆凿井,还没挖到水,土壁就坍塌了。契丹军队又顺风扬起尘土,一时天昏地暗,后晋军队连眼睛也睁不开。
后晋统帅杜重威主张待风势渐小视情况而定,符彦卿、李守贞及右厢副排阵使药元福等则认为与其束手待毙,不如乘风力莫测而奋力还击。于是晋军乘狂风大作、天昏地暗之际,打开拒马,以万骑之势横冲契丹军,其他将领见状,也率兵随后杀出。
在后晋军队冲击下,契丹军队措手不及,被杀得大败而逃。后晋军队一直追杀了20余里,歼灭了大批敌军,俘获了许多辎重粮草,耶律德光只身骑骆驼而逃。
据马端临《文献通考》的记载,符彦卿在阳城之战中,在卫青、李陵、刘裕、马隆等利用车阵击败对方骑兵战术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战术经验,取农民耕作时所用的车,然后用坚硬且韧性很好的绳索把这些车的辕干连接起来,再把耕牛套在车上。步兵在心理上常对骑兵有畏惧感,但是牛却没有。这样可以首先防止骑兵凭借强大的冲击力冲击自己的战阵;等到对方骑兵进入步兵弓弩的射程后,凭借牛车作掩体的步兵可以集中射杀对方的骑兵或者战马。待到对方骑兵冲击受创后,再出动己方有限但以逸待劳的骑兵进行最后的一击,置对方骑兵于死地。这也是阳城之战取胜的关键之一。
经此一战,符彦卿名震中外,尤其令辽国畏之如虎、闻风丧胆,以至于此后遇上马匹生病不饮不嚼,辽军都会惊呼怀疑是否符彦卿在作怪。“辽人自阳城之败,尤畏彦卿,或马病不饮龁,必唾而咒曰:‘此中岂有符王邪?’”(《宋史》)
946年,契丹军第三次南下,晋军主帅杜重威以十万兵马投降契丹,石重贵急诏符彦卿与高行周领禁兵屯驻在澶渊(今河南濮阳)。开运三年十二月(947年1月),投降契丹的彰国军节度使张彦泽引契丹军攻陷汴州,灭亡后晋,耶律德光改国号为辽。
符彦卿与高行周自澶州南下,投降辽朝。辽太宗耶律德光以阳城之战责备来降的符彦卿。符彦卿回答:“臣侍奉晋王(指石重贵),不敢贪生怕死。如今的情况,我的生死就在您手中。”
耶律德光见其直言以对,大笑并将其释放。辽军灭晋后,纵兵劫掠、残害百姓。中原地区义军纷起,耶律德光让符彦卿返回武宁军镇压“徐、宋寇盗”。
《宋史》说,耶律德光放还符彦卿,辽国述律太后得知符彦卿的去向后,不禁感叹道:“留此人中原,何失策之甚!”
后汉高祖刘知远攻入汴州后,建立后汉,直到后汉灭国,后周建立,符彦卿备受信任,官越做越大。乾祐(948年—950年)年中,加兼中书令,改封魏国公。广顺三年(953年),后周太祖郭威授符彦卿为大名府尹、天雄军节度使,并进封他为卫王。
显德元年(954年)正月十七日,郭威驾崩,二十一日柴荣按照遗诏,在柩前即皇帝位,是为周世宗。符彦卿成了皇帝老丈人,当然和过去更不能同日而语了。
显德元年(954年)二月,北汉世祖刘崇乘后周世宗柴荣新即位之机,联合辽朝大将杨衮进逼泽(今山西晋城)、潞(今山西长治)二州。符彦卿奉命从磁州(今河北磁县)固镇路行军,对北汉、辽朝联军后方造成压力。
三月,柴荣从汴梁(今河南开封)出发,北上御敌。符彦卿被任命为河东行营一行都部署、知太原行府事,统领步、骑军两万。同月,柴荣在高平之战中大败北汉、契丹联军。
柴荣乘胜追击,攻陷北汉数州,包围北汉都城太原。符彦卿与天平军节度使郭从义、义成军节度使向训(即向拱)等率步、骑兵一万余人奔赴忻州,防止辽朝南下救援北汉。
由于粮饷不继,又加连日霖雨,士卒病疲,未能将其攻克。而在忻口阻击辽军的部队又作战不利,华州节度使史彦超前锋军队追击,脱离大军,中伏战死,士气大挫。
六月,柴荣下诏班师。赐符彦卿缯彩、鞍勒马等物,让他回到本镇。回京后,柴荣又拜符彦卿为守太傅,改封魏王。
显德六年(959年),后周恭帝柴宗训即位后,符彦卿获加守太尉之衔。
建隆元年(960年),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符彦卿仕于宋朝后,再被加为守太师。
开宝二年(969年)六月,符彦卿被改授为凤翔节度使。他带病赴任,抵达西京洛阳时,自称病重,请求带俸在洛阳养病,赵匡胤同意。但病假满百日后,符彦卿仍然求取俸禄。因此遭到御史弹劾,此案已交西京留司御史台审理。赵匡胤因符彦卿是姻戚故旧,特诏停止审问,仅罢去其节度使之职。
符彦卿从此在洛阳居住了下来,开宝八年六月十二日(975年7月23日),符彦卿逝世,享年78岁。赵匡胤为其辍朝三日,下诏由官府负责办理其丧事。后追谥“忠宣”。
四
实事求是地评论,同五代史上的名将比如刘鄩、李嗣昭、王彦章、周德威、高行周等人相比,符彦卿的军事才能并非特别出众,所建功业也相对较弱,他之所以名气特别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的三个女儿带来的荣耀。
符彦卿的大女儿是后周世宗柴荣的宣懿皇后,又称“大符皇后”。
符氏曾嫁给河中节度使李守贞之子李崇训,后来李守贞据河中反叛,乾祐元年(948年),郭威奉命讨伐,李氏父子畏罪自杀。李守贞临死前,要先杀死全家人。符氏匿于帷幔后。李崇训找不到妻子,自杀身亡。符氏从帷幔中走出来,对冲进来的军士说:“我乃魏王之女,郭将军与吾父交往甚厚,速报郭将军。”郭威闻报,立即前来相认,并把她带回符彦卿的魏王府,让她与父母团圆。郭威非常欣赏符氏的沉稳勇敢,符氏拜郭威为义父。
郭威养子柴荣在后周建立(951年)后镇守澶渊(河南濮阳)。他的元配夫人及三个儿子乾祐三年(950年)冬被刘承祐杀死后,郭威为柴荣提亲,纳符氏为继室。郭威死后,柴荣即位,是为世宗,册封符氏为皇后。
符皇后为人谦和有教养,世宗脾气暴躁,自从与符皇后成婚以后,符皇后总是从容劝说,免得他对兵将施暴而影响军心。
柴荣要率兵征讨淮南,皇后以为不宜亲征,世宗不听,硬要前往。皇后只好同行,正如符皇后所料,战果不佳。时值炎暑又遭暴雨,皇后身染重病,回到京师后,显德三年七月二十一日(公元956年8月29日)在汴梁滋德殿病逝,终年26岁。
符皇后951年嫁给柴荣为继室,953年生下儿子柴宗训,954年制立为皇后。儿子3岁时就不幸去世。
大符皇后死后,儿子柴宗训年幼无人抚养,柴荣便将二姨妹纳入宫中,并于逝世前10天册立她为皇后。周世宗驾崩,柴宗训继位为帝,而小符氏则以太后身份临朝摄政,但半年后,后周便被赵匡胤夺走江山。这位符彦卿二女儿,宣懿皇后符氏的妹妹,后周恭帝柴宗训的养母,又被称为“小符皇后”或“周太后”。
柴宗训病逝于湖北房州,宋太祖也驾崩后,小符皇后因为是宋太宗赵光义姨姐的缘故,所以继续得到赵家礼遇。
柴宗训病死后,小符皇后出家学道,道号玉清仙师。淳化四年十月(公元993年),小符皇后病逝,终年62岁,宋太宗闻讯后,谥号“宣慈皇后”,以皇后礼葬于懿陵(后周世宗柴荣大符皇后陵墓,位于河南省新郑市郭店村后周陵墓群中),陪于其姐西北。
懿德皇后符氏,宋太宗赵光义第二任妻子,魏王符彦卿儿女中排行第六。姐姐为大符皇后和小符皇后。后周显德年间,符氏嫁与赵光义,建隆初年封为汝南郡夫人,后再进封楚国夫人。后来,赵匡胤称帝建立宋朝,赵光义封为晋王,符氏亦改封越国夫人。开宝八年(975年),赵光义继前前逝世,年34岁。
宋太宗即位后,追符氏为皇后,谥号懿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8717297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