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姓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第九十九位姓氏,在桂粤地区分布的比率很高。当今莫姓人群大约占了全国人口的0.18%,总人口大约在233万。
莫的名义
莫的本义是太阳将要落山,天色转暗之时。这是一个会意字,以日在茻中象意,茻指各种杂草丛生,以四屮示意。后来莫由暮代替了。莫,也是一种植物名称,即酸模,属于蓼科,多年生草本。莫的嫩茎叶可生食,叶也可作羹,其味酢而滑,全草更可入药,去火。冀州人称之乾绛,河、汾之间谓之莫,一般统称酸迷。莫人善于以此草为调味品的古群体,他们十分崇拜莫草的神奇,以此莫草为氏族的原始图腾和族名,族徽。莫人居住的地方称莫,建成城墙的称为莫邑或鄚,最终形成莫姓。
莫姓起源
莫姓的起源与演变主要有三:
一、出自官名,分自屈姓
春秋战国时,楚武王时已有莫敖官职,莫敖的地位在令尹、司马之后,诸尹之前,此官以楚国公族屈氏的子孙世袭担任,屈原曾袭此职。世袭莫敖的屈氏后裔中有以官职莫敖中的莫作为氏。这支莫姓是组成当今南方莫姓群体的主体,这支莫氏的历史有2700年。
二、源出地名
相传颛顼帝造鄚城,根据后世考证,鄚城为古冀州之地,战国时属于赵国之邑,古址在今河北任邱。之后有鄚氏,后来去邑为莫氏。这支莫氏的历史至少有2400多年。
三、出自慕氏
郡望出钜鹿、江陵的莫姓,称为幕姓所改。幕姓是帝舜之祖幕的直系后裔,以名为氏。这支莫氏主要繁衍在今河北巨鹿和湖北江陵一带。
外族基因融入
莫姓的组成比较复杂,外族血液加入莫姓早在魏晋时期已经开始,主要发生在北方地区。南北朝时鲜卑族大批进入中原,北魏孝文帝命华北地区的鲜卑等族全部采用汉族姓氏,当时鲜卑族中的刑莫氏、莫那娄氏、莫多娄氏等氏族都改姓了莫姓。蠕蠕族、吐谷浑族中也有莫姓。随后,南方广西地区的俚人中也出现了莫姓。明清时期,东北地区满洲八旗姓舒穆哩氏集体改姓莫,其他民族如内蒙古的蒙古人、达斡尔人、鄂伦春人、锡伯人等也均出现了莫姓。尤其在广西、贵州地区的土著中莫姓成为当地的著姓。
莫姓分布
自宋朝至今1000年,莫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上升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广西、广东两省区,大约占莫姓总人口的64.7%,其次分布于湖南、贵州,这两省又集中了莫姓人口的12.5%,广西居住了莫姓总人口的41.8%,为莫姓第一大省区。目前全国形成了以广西为中心向四周扩散的莫姓人口分布局面。
莫姓血型
莫姓的血型分布有其特点:
O型占38.6%,A型占27.4%,B型占26.7%,AB型占7.3%。
莫姓名人
莫如忠
莫如忠(1508年—1588年)字子良,号中江,南直隶松江府华亭(今上海松江)人 。生于明武宗正德三年,卒于神宗万历十六年,年八十一岁。(《历代名人年谱》作正德四年生,万历十七年卒,年岁同。此从《三续疑年录》据《明文海》)师从唐顺之,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累官浙江布政使,寻告归,杜门著书。洁修自好,笃志好学,师从唐顺之,废寝忘食读书,老而不倦。
莫是龙
莫是龙(1537年—1587年)明代文学家、书画家、藏书家。得米芾石刻云卿二字,因以为字,后以字行,字云卿,更字廷韩,号秋水,又号后明、玉关山人、虚舟子等。南直隶松江府华亭(今上海松江)人 ,莫如忠长子。八岁读书,十岁属文,十四岁补郡诸生,人称“神童”。皇甫汸、王世贞辈亟称之。不喜科举业而攻古文辞及书法、绘画,以贡生终。
莫有芝
莫友芝(1811年—1871年)字子偲,自号郘亭,又号紫泉、眲叟。晚清金石学家、目录版本学家、书法家,宋诗派重要成员。莫友芝三岁识字,七岁读《毛诗》《尚书》。道光二十一年(1841)与郑珍撰成《遵义府志》48卷,33目,附目14,共80余万字。与同时代的其它志书相比,《遵义府志》体例完备,材料翔实,史学界认为可与郦道元的《水经注》齐名,梁启超称之为“天下笫一府志”,莫友芝与郑珍也因此声名大震,被人并称为“西南巨儒”。
莫姓传统文化
郡望和堂号:莫姓的郡望有江陵、钜鹿、河南、巨野等。莫姓以威远为其堂号。“威远”堂号出于宋朝莫濛。他两次法科考试第一,官作大理寺正,多次断清疑难案子。后以工部尚书的身份出使金国,不辱使命,在外维护了大宋的威严,回宋后受朝廷褒奖。故后人以威远作为莫姓的堂号。
莫姓的重要楹联有三副:
瑞梅志异;猛虎敛迹。
庆衍金缕;铸出炉神。
登科称五宝;对策第一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8717297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